【咨询留学加小助手微信:thinkwithu2016】
申友留学2023Fall学员 史同学
本科专业:上海海事大学 金融学
GPA:3.59/4.00 87.75/100
语言:雅思6.5,GRE330
留学去向:新加坡国立大学-海事技术与管理
收获到的offer:
南洋理工大学-海事研究
曼彻斯特大学-项目管理
香港城市大学-供应链
香港理工大学-商业管理
杜伦大学-供应链
布里斯托大学-管理学
实习经历:
中信建投证券-行业研究
小红书-MCN机构运营
东方投行-债承
华西证券-行业研究
24校招求职去向:
字节跳动-大客户销售
PART 01留学申请过程
建议大家尽快做未来的规划,我是在大二上学期寒假就确定了留学的方向,大三上学期寒假雅思出分,英联邦地区开放申请大多在9/10月,先到先得,越早投递越容易拿offer,所以时间还是很紧的。
为什么想留学
建议大家尽快做未来的规划,我是在大二上学期寒假就确定了留学的方向,大三上学期寒假雅思出分,英联邦地区开放申请大多在9/10月,先到先得,越早投递越容易拿offer,所以时间还是很紧的。
至于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国内读研,有以下几点考虑:
考研一年只有一次机会,容错率低。
我自己属于一到考试就非常紧张,而且综合看我每次大考考运都不是很好,所以我选择可以拉长战线的留学申请。留学申请靠的是长久的积累,需要参考前三年成绩,雅思成绩,G类成绩,实习科研,我自己属于日常比较会努力积累的那一类人,所以我相信这条路线是比较适合我的。
国内读研学制长。
国内研究生学制基本是2-3年,英联邦地区学制大部分都为1年,我自己还是比较想早点出来工作的。
选机构的过程
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学弟学妹们问我问的比较多的问题:
大机构还是小机构:
大机构他的特点是成熟、案例多、管理体系规范,出现拿钱跑路的概率低。但是在签约之前一定问清楚,文书老师服务的几个学生,因为我之前有了解过居然有服务8个的。小机构的特点是费用较低,精力会更集中。
机构的态度:
回消息的速度:申请季的急事
情绪价值:申请期间压力大,更拒绝pua
费用:
英联邦2w左右,价格浮动太离谱就不考虑了
仔细确认有无额外收费、保底院校、申请项目及专业数量
不好高骛远也不被PUA:
我觉得了解定位择校最好的方式就是,同校往届同学申请去向
把案例提供给中介,也结合中介自己的判断和案例
我的选择:综合对比以上考虑的因素,我选择签约了武汉申友留学,签约后老师们都非常的细心负责,文书最后到我手上几乎没怎么改过,老师们的专业度和最后的录取结果也让我更加庆幸当初的正确选择。
建议大家大三上学年一定要考一次雅思,然后在寒假出分,这个时间是比较理想的。机考和纸笔我都考过,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纸笔,第三次机考,我最后用的是第二次的成绩。至于选纸笔还是机考,建议大家先试一下,看哪个做的比较顺手,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纸笔。
雅思备考心得
我的雅思阅读成绩是8分,其他也就平平无奇啦,在这里分享下我的雅思阅读心得。
准确率:
我看了b站刘洪波的阅读真经课,大概是15年的那个版本,也是广为流传的那一版,讲的非常好,我反复看了三遍,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会。核心思想就是同义替换,包括一些细微的同义替换,往往就是解题关键。
速度:
大家在初期可能会感觉到题做不完的情况,我第一次考试也一样,p3基本没怎么做,结果只考了6分,这个时候不用慌,前期自己刷题做题的时候,只关注准确率和反复回想解题方法即可,后面方法运用熟练之后,解题自然快多了,我记得我第二次考试时,阅读做完大概还空了十几分钟的时间。
另外提醒一下,第一篇最简单,一定控制到15min以内,第二篇20min,第三篇25min,这样分配比较合理。
口语经验:
还想分享下口语经验,我是一个月内从5.5提高到6.5。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技巧,我只做了磨答案、背答案这一件事情。
考前找了老师上了一对一的口语辅导,几乎每道口语题都会讲解到。答案一定要用比较贴合生活、最好是自己的例子来改编,考官现在很不喜欢套路化的内容,个人认为几个热门口语app的答案都太过模板化、太过做作,不具有参考意义。自己的事件+精彩句子/词汇+熟练的表达,最后口语分数一定不会差的。我备考的时间短,只把p1p2练的特别熟练,p3完全靠临场发挥,最后也拿到了6.5这个不会拖后腿的成绩。
成绩复议经验:
当时的写作成绩完全出乎我意料,只有5.5(我第一次裸考写作也有6分),想了下我当时考场上写的那两篇作文写的比较顺,甚至自己认为能得到6.5(蜜汁自信),所以我立刻申请成绩复议,最后从5.5复议到6分。建议大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慎重复议,我身边有复议失败的同学。小某书上复议成功的很多,要考虑到幸存者偏差。
再补充一句,雅思分数够用就行!其实我申请的项目雅思分数大多都是6.5即可,但是自己第二次考出6.5之后,偏要冲7,导致自己那几个月很痛苦压力也很大,第三次考试成绩小分还不如第二次高。事实证明6.5同样可以拿到好的offer。
GRE or GMAT
我自己绝大部分项目还是申请的商科类专业,香港一些项目会明确要求G类成绩。我考G的初心是弥补一下双非的本科背景,所以我选择考G。
我一开始学习方向是GMAT,学了两个月然后去考了一次,考的不理想,具体原因是SC这一部分我的准确率太低,GMAT考试是自适应考试,某一类题型出错太多会直接降库,导致自己拿手的RC和CR无法发挥出来,仔细考虑到自己SC实在难以学通,所以转考GRE。
上手之后,发现GRE数学也会更容易些,题目也较短,GMAT有一些数学题很长,有时候题目都读不明白,也是一个失分点,综合下来自己立马投入到GRE的学习中,最后也成功出分。
软背景对申请的帮助
英联邦地区(英港新等)的筛选标准排序:本科学校三年在校成绩>语言类成绩>G类成绩(有的学校不做G类成绩要求)>实习科研论文。
所以英联邦地区对软背景不是特别看重,提升硬背景最重要,身边也有同学几乎没有实习,同样拿到了港理工商学院的offer。但是申请美国的话,软背景就变得很重要了,一切都已自己的申请地区和方向来准备。
最后想送给所有留学党一句话:不用纠结无法改变的事情,多憧憬未来的美好!
-END-
有任何留学申请疑问请咨询武汉申友留学: 联系官方小助手(wechat:thinkwithu2016) 咨询官方电话:027-87132585或者400-600-1123 获取更多留学信息,请关注武汉申友微信公众号:武汉申友留学 武汉申友留学校区地址:武汉市光谷融众国际写字楼23层2302室